基本信息
举旗定向 起步开局 奋力开启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新征程——在黑龙江工业学院一届一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供稿:工会 日期:2022/10/21 浏览: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
一、过去三年工作回顾
2019年以来的三年,是学校发展机遇叠加、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三年。在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在鸡西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校党委举旗定向、把舵领航,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破浪扬帆、击楫勇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践行“1146”发展思路,顺利打赢上划省属主动战、本科教评攻坚战,坚决打赢从严治党持久战、校园防疫阻击战,出色完成“十三五”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全面进入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巡航期。
——这三年,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建引领奏响发展最强音。省委、市委对我校发展始终厚爱有加,上划省属后,省委为学校配备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我们全力以赴推“三定”、核编制、入系统、跑经费,平稳完成机构调整设置、中层班子配备、处科级干部和专职组织员选任等工作。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以培育资源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牵引,持续擦亮“六化三型两强”党支部品牌。加强融媒体平台建设,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校党委与监察专员办会商经验作为全省高校典型,廉政文化基地成为新亮点。形成了党建引领坚强有力、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意识形态管控有力、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全省高校政治生态考核连年名列前茅,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这三年,我们坚持打造应用型特色,内涵建设全面加强。构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更优。形成了26个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2个省级一流专业、3个专业集群、9个特色学科,学科专业发展形成最大合力。获评2个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奖,在省级教学成果评审中取得新突破。校企共建的石墨现代产业学院、无人机学院、庆溢商学院等,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61项,横向课题5项。获批教育部就业协会“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项目,启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两个示范校”建设,强力推进北校区建设“三个示范区”,完成了黑龙江科技大学鸡西校区资产使用权接收。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近三年,大学生国赛获奖 13项,省赛获奖 139项。2021年,高质量通过了本科教评,获得专家组7方面高度评价,时任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也为我们点赞!
——这三年,我们坚持立足鸡西办大学,服务地方成效显著。建成了等离子体生物质材料研发与检测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矿山破碎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连续举办了两届“服务龙江煤企转型发展”高端论坛。大巷软岩治理技术取得重大创新成果,放电等离子体石墨提纯协同创新科研基地建设项目获省专项资金400万元。肃慎文化研究、边疆(红色)文化研究、北大荒版画研究传承引领创新作用显著,《东安根据地研究》等8部学术著作,被国家图书馆和部分高校图书馆永久馆藏。校地共建了百年矿山文化主题公园、东北民俗博物馆。紧紧围绕地方需求,材料工程专业(石墨方向)联合培养免学费,落地就业再给一万元奖励。毕业生留省就业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书写了高质量服务龙东大地的华彩篇章!
——这三年,我们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迈出新步伐。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动职称评聘、绩效津贴分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纵深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率先启动了思政课中的课程思政改革,全国第六个中共党史专业凝练出新中国鸡西工业史特色研究方向,省中共党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落户我校,办学成果得到教育部关注。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制度“废改立”,新建、修订制度200余项。组建成立了学校首届法律咨询委员会。高质量完成共青团改革和学生会改革,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改革。“四室合一”综合改革、“三个一”综合改革成效初显,内控平台投入使用,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内部审计持续完善,依法治校、依章程办学、依制度管理深入人心。
——这三年,我们坚持促发展惠民生,平安和谐幸福校园人心思进。累计投入4600余万元,完成后勤整改项目26项,教学楼、公寓楼、办公楼“穿衣戴帽”,工程训练中心、标准化食堂、大学生创业园、新浴池先后投用,新图书馆即将搬迁开放,新学生公寓项目有力推进。参编人员工资普调,平均提高1100元以上。为青年单身教师发放住房补助,为参编人员增加及补缴住房公积金,为自筹和参编人员补缴养老保险。教职工免费早午餐、免费洗浴、健康体检、疗休养、节日慰问及各项福利待遇逐年提升。更换学生公寓寝室门、储物柜、学习桌,安装洗衣机、热水器、吹风机……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更优。持续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治理,校园案件逐年下降,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师生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幸福和谐平安文明校园生机勃勃。
——这三年,我们坚持健康第一生命至上,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校党委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抓细抓紧抓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属地管理政策,靠前指挥、跟进检查、联防联控,强力推进校园封闭、人员排查、物资储备、预案优化、线上教学、心理疏导、舆情导控、包保就业、培训演练等各项措施,处科级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党员、积极分子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精准服务新老生返校复课、各级各类考试、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全体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做到了平战结合,人、物、环境同防,全校师生“零感染”,守住了学校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底线。
三年来的发展实践,深刻启示我们:
——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必须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和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五个有利条件”,坚定走好“五个必由之路”,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坚强领导为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担当奉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师生学习生活工作条件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解决好重点领域民生问题,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让师生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师生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力量。几年来,工会较好地发挥了“参与、维护、教育、建设”四大职能,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团结动员全校教职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积极作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投身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有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要继续探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办学的新思路,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我们始终坚持立足鸡西、服务煤城,以真担当、真服务、真作为赢得了省市两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和全力支持:从每年5000万元的上划基数,到北校区土地无偿划拨;从市校共建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到黑龙江科技大学鸡西校区房产无偿划转;从核定省财政编制由“减法”变“加法”,到后勤整改、科研业务、基本建设经费的逐年增长,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备至……让我们更加深切认识到,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继续扎根龙江、服务龙江、奉献龙江、建功龙江!
——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锚定方向勇往直前,咬定青山不放松。目标是前进的灯塔,服务煤城转型发展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发展之路。“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六个龙江”“八个振兴”战略部署、鸡西市“一都五城”建设目标,坚守“立足鸡西,服务煤城,助推工业强省建设”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抢抓机遇、晋位争先,以更强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推动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再启新篇。
回顾过去的三年,在极为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实在难得、实为可喜。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全体师生员工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代表,向全体师生员工,向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感谢和崇高敬意!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学校在教师队伍结构、专业发展、教学质量、科研层次、基础设施建设、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精准研判、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为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起好步、开好局,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嘱托,不负龙江这片沃土,不负全校万名师生!
二、未来学校发展目标与思路
各位代表、同志们,实现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目标,非尺寸之功,非朝夕之力,需要我们聚众人之智、举全校之力,矢志不渝,分步实施“三步走”战略,即:到“十四五”末期,全面夯实应用型本科办学基础;到2035年,建成省内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到2050年,跻身全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行列。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坚持先进的理念、准确的定位、科学的规划、鲜明的特色,紧紧围绕“抓改革、创特色、提质量、促融合”“十二字”工作方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舍昼夜、久久为功。
——抓改革。改革是源动力,抓改革就是要守正纠偏。我们要坚定不移抓改革、起而行之谋改革、踏石留印促改革,着力改革津贴分配、职称评定等教师评价制度,形成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着力改革人才引进流出、干部能上能下等用人制度,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着力改革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各项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多点突破、纵深推进、蹄疾步稳、全面发力的良好改革态势,营造教育发展一流环境。
——创特色。特色是竞争力,创特色就是要“和而不同”。我们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将特色办学理念根植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管理服务全过程、各方面,全力创新特色育人模式,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体系,使学校成为落地人才输出地;全力培育特色学科,围绕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产业特色,打造特色马院,凝练特色学科;全力打造特色品牌,持续打造好就业创业、心理健康、应用型本科示范校、课程思政等品牌,以品牌创建带动全面创一流。
——提质量。质量是生命线,提质量就是要追求卓越。我们要永葆“争创一流”的进取心,营造“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把握应用型本科办学规律,向教学要质量,以“课程建设年”为抓手,促进疫情常态化下的线上教学质量更好更优;向管理要质量,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主线,促进干部教师工作能力大提升,工作作风大转变;向服务要质量,以“融入地方”为导向,促进服务转型更有力,科技攻关更精准。用铁打的质量吸引人、培养人,让学校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促融合。融合是金钥匙,促融合就是要“破壁架桥”。我们要树立“大融合”理念,紧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产业经济等目标任务,与党委政府充分融合,共建打造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协同高地,推进优势学科与地方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创新型城市建设等;紧扣创建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目标任务,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企业实践基地,开展“一线课堂”实践活动等;拓宽视野、见贤思齐,与域内外学校有机融合,与知名院校广泛联系、积极合作,开展联合办学,推动教育教学、精品课程、实验实训室等资源“为我所用”。与兄弟院校互通有无,组建龙东四煤城高校联盟,着力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立体融通的融合新格局,为学校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工作要求,着力实施“十大行动”,全力推进年度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全面提升办学治校育人水平和服务煤城发展贡献度,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黑工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力实施立德树人行动。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速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大力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体系建设。全力争创“三个省级示范校”,推进心理咨询室与就业咨询室共建共享。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申报教育部思政课一体化基地。深化与国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办学项目,力争实现本科毕业生具有国内外游学经历比例达到10%以上,文科类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以上,工科类达到10%以上。不断提升毕业生留省就业率,建立就业创业导师“百人团”,举办10期以上大学生创业沙龙,实现龙江生源比例和在龙江东部就业创业学生比例分别提升2个百分点,推动人才培养打造新模式。
——全力实施教学提质行动。以深入开展“课程建设年”为抓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在不打乱原有教研室格局的基础上,探索组建10个以上具有共同科研意愿、学术意志的跨学科、跨专业虚拟教研室。提高线上授课质量,探索“云课程、云实验、云实践”,打造10门以上具有黑工院特色的高水平“金课”,培育建设2门以上省级一流课程。持续加大“四级联动”“三级督导”过程化考核体系建设,初步探索建立能力测评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体系,各级教学监督人员每周督导检查、听课不少于2次,推动课程建设实现新跨越。
——全力实施精品塑造行动。探索“青马工程”标兵学员第二学位培养机制,巩固共青团和学生会改革成果,着力构建“一家两站三中心”,持续打造学生服务管理品牌,探索建立1-3个辅导员工作室。开展“四季阳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擦亮“星火志愿行”活动品牌,争取获评“五个100”志愿服务项目。着力推进北校区打造石墨现代产业园区,持续叫响“三个示范区”品牌,今年要争取完成进北校区使用权办理,同步开展整体规划设计、完善工作,批复后迅速向上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和省教育厅申请建设资金。
——全力实施特色培育行动。力争获批全省特色马院。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新师范建设,申报、备案3-4个本科专业,20个以上专业完成应用型专业转型建设。加强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管理,新建3个以上理训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室。做好本科专业认证,初步建成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业、资源精深加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4个应用型专业集群。组建基于“云合作”理念的校校联盟,探索平台互通、资源互用、教师互助、学分互育、文化互融的“5互”校校合作模式,推动建成产业学院院校联盟、在线学习平台院校联盟和现代职业教育院校联盟,积极探索非中心城市院校对外交流的新路子。
——全力实施科研创新行动。组织团队全力冲击国家级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力争实现“零”突破。开展石墨产业技术研究和煤矿安全产品、鹿油系列产品研发等工作,力争申报省级以上课题3-5项。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乡村振兴领域实施转化。进一步提升学报办刊质量和影响力,力争综合影响因子达到0.3。深入开展肃慎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文化研究和传承。引导教师开展应用型学术研究,形成应用型特色学术方向4-6个,推动服务地方再做新贡献。
——全力实施产教融合行动。探索“脚踏黑土到乡村,双创培训到园区,实习实训到一线,劳动教育到地方”产教融合新模式,建设未来技术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实施“引企入校”和“送教入企”计划,推进生源基地、就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拓展建设10个以上校内外融合性实践基地,完成石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力争50%以上的专业实施以“企业工作过程课程化”为核心的校企合作,学生技能实训、真实岗位实践累计时长达到人均6个月,推动社会辐射引发新效应。
——全力实施头雁引领行动。探索培养、组建“头雁”团队,发挥“头雁”效应。深入推进“三定”改革,年底前完成岗位设置,启动职称评审。建成新入职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分级分类培训管理体系。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全力做好2021年招聘工作,及早启动2022年教师招聘工作。做好今年新入学2名博士服务管理及1名新毕业博士的奖励兑现工作。坚持“外引”与“内培”并举,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并行,积极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加快完善引才育才机制,推动“金鸡归巢”“筑巢引凤”“固巢留凤”构建新格局。
——全力实施改革赋能行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开展好学校各项制度废、改、立工作,开展1次“制度建设大排查”。持续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探索新手段、形成新经验。持续发挥好学校法律咨询委员会作用,提升依法治校水平。推进内控平台使用。推进校务服务“三个一”改革。加快推进数字化、智慧化校园升级,推进新图书馆5G密集覆盖,投入使用智能管理及图书自助借还系统。推进学生招生系统全面完善并投入使用。推进学生管理系统、毕业生离校系统验收、投入使用进度。以“三持续五同步”推动管理服务产生新效能。
——全力实施民生保障行动。打造新时代文明示范中心,建设具有黑工院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进建设“工会之家”与“党员之家”共建共享。全力改善民生福祉,做好教职工福利发放、假期疗休养、健康体检等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走访、慰问、帮扶等工作。持续推进新学生公寓建设项目,通过推进与黑龙江技师学院深度合作,解决实习实训和改善住宿条件问题。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后勤整改项目和修缮维修项目,打造样板工程。做好各项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提升安防指数。提升文明校园建设实效,助力鸡西创城,打造幸福和谐美丽校园新名片。
——全力实施党建强基行动。持续深化“三不”一体推进,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精神专项治理“回头看”、“微腐败”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扎实做好迎接省委巡视和2021年度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整改工作。聚焦能力作风建设年,抓实落靠“四个体系”建设。推动“六化三型两强”党支部建设巩固提升。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决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守住校园净土。推动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没有等出来的成就,只有干出来的辉煌。今天的黑工院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目标。黑工院的过去靠奋斗创造了历史辉煌,黑工院的未来更要靠奋斗再展雄风。我们要咬定青山、鼓足干劲,真抓实干、久久为功,靠全体师生的不懈奋斗,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2024-11-05搭桥筑台寻机遇 访企拓岗促就业|申长崴率队赴合肥开展校政企交流活动
- 2024-11-05热爱生命 练“救”本领|秋季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圆满结束
- 2024-11-04我校参加2024年大学生国际汽车文化节暨走访苏州伊徕尔特机械有限公司
- 2024-11-04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盖元臣带队走访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三家企业
- 2024-11-04我校成功举办第六届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