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管理方法
供稿:教务处 日期:2021/03/11 浏览:
为完成我校建设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总结我校近年来专业社会实践学期运行存在的问题及进行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为加强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确保专业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对参加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指导并强化各部门管理职责,特制定本办法。
专业社会实践是指学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规定的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内,根据专业实践教学任务,以社会调研、岗位技能培训、自主创业、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行业、产业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我校的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共分为两个学期进行,其教学内容依次为社会认识与专业见习、行业认识与岗位实践。
专业社会实践学期是我校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学校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遵循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实践的原则,即可增强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又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它是培养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训练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目标。
(二)专业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及要求
1.专业社会实践的内容
大一学生社会实践内容是社会认识与专业见习,主要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认识行业,了解行业,接触生活、体验生活等活动为主。通过接触社会等形式,锻炼自己与人沟通、交往及自我管理等能力,丰富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大二学生社会实践内容是行业认识与岗位实践,主要以熟悉行业、熟悉产业,熟悉职业岗位群对职业技能的要求等活动为主。通过顶岗实习等形式,锻炼自己基本职业岗位技能,丰富和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职业素质;
2.专业社会实践的形式
学生根据社会实践的内容,实践活动可选用不同的方式开展,包括社会调研、顶岗实习、参加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勤工俭学、家庭角色体验、参加社会各类公益活动等。
3.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学生社会实践可以按小组团队形式和个人形式开展,应以团队集中活动为主,个人分散活动为辅。团队形式是集中某一区域内学生,成立社会实践小组,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小组由指导教师本着学生自愿原则组织建立。
(三)专业社会实践的要求
1.加强专业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是确保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的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障。专业社会实践属于教学范畴,因此各学院是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管理的主体,全面负责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安排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二学期、第五学期,为必修课,学生完成各学期的专业社会实践并经考核合格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2.各学院要强化专业社会实践学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切实做好专业社会实践学期的各项工作。
2.教务处负责起草学校专业社会实践工作的各项制度,制订学校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工作实施方案,负责对各学院专业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管理和考核。
3.各学院是各专业社会实践工作的具体管理组织。学院院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制订本学院专业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和大纲等教学文件、指导教师安排与培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实践教学情况的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奖励等各项工作。
4.各专业应选择责任心强、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对现场比较熟悉、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和企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5.在实习过程中,学院要组织力量按实践活动中学生比较集中的地点和单位进行检查和监督,向实践单位了解学生的情况,听取实践单位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检查记录。学校将组织力量进行不定期抽查,如发现有社会实践信息严重失真、学生失去联系、学生无故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按教学事故进行严肃处理。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由指导教师负责。首先由指导教师审核学生提交的各种材料,对其进行初步评定;然后由学院安排包括指导教师本人在内的2名以上教师主持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汇报答辩会;最后由指导教师在第三学期第4周前完成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评定。
(二)考核依据
1.实践计划。于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开始前一周内提交。
2.实践报告(根据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实习报告、学习心得、创业心得、家庭体验心得及其他各种总结性报告)。
3.实践日记。
4.实习鉴定。社会实践采取顶岗实习方式的需提交实习单位鉴定意见,无实习单位的学生需做自我鉴定。
5.实践活动相关佐证材料(有关方面社会评价、照片、结业证书等)。
(三)成绩评定
1.专业社会实践考核分五部分:实践计划占10%;实践报告占40%;实践日记占20%;指导教师综合考核占20%;汇报答辩占10%。
2.考核方式为等级制,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90分以上):提交的各种材料齐全;严格履行经指导教师审定的实践计划;实践报告突出主题,突出实践感悟,字数3000字以上,实践日记撰写认真,内容翔实;实习单位及有关单位(或个人)评价优秀;在实践活动中严格遵守学校有关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汇报答辩,成绩优秀;
良好(80—89分):提交的各种材料齐全;严格履行经指导教师审定的实践计划;实践报告主题较突出,字数2500字以上,实践日记撰写认真;实习单位及有关单位(或个人)评价良好;在实践活动中严格遵守学校有关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汇报答辩,成绩良好;
中等(70—79分):提交的各种材料较齐全;能履行经指导教师审定的实践计划;实践报告主题较突出,字数2000字以上,实践日记撰写较认真;实习单位及有关单位(或个人)评价一般;在实践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汇报答辩,成绩一般;
及格(60—69分):能提交实践报告、实习日记等主要材料;基本履行经指导教师审定的实践计划;实践报告字数1500字以上;实习单位及有关单位(或个人)评价及格;在实践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汇报答辩,成绩一般;
不及格(60分以下):不履行经指导教师审定的实践计划;不提交实践报告、实习日记等主要材料;实践活动中出现重大违法违纪现象;经汇报答辩发现有严重弄虚作假现象;无故不参加会实践活动汇报答辩。
2.各学院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学院专业社会实践经费使用及管理实施细则》,并于专业社会实践前两周制定“学院专业社会实践经费使用预算”,列出具体开支项目(主要包括实践指导费、实践检查指导差旅费、奖励经费等)和具体金额报教务处,经教务处、财务处审核和学校领导审批后方可执行。
3.学校对学院专业社会实践效果进行绩效评价,对不扎实推进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不按实践计划执行实践任务、不收缴归档实践资料的学院,学校将扣发实践经费并削减下一年的实习经费。
4.学校将根据有关财务规定及经费状况,适时调整当年专业社会实践经费的支付标准。
学院于12月初就学生社会实践学期目的、意义等向全体教师进行宣传动员,对教师提出总体要求。同时召开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并确认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于专业社会实践前两周内对学生宣传动员,包括社会实践目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考核依据标准及实习要求(如安全意识、守法意识)等。
2.制定各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工作实施方案
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具有指导性,起到实习大纲或实践指导书的作用。同时《方案》要合理确定指导教师,并保持其所指导学生的稳定性。
3.制定专业社会实践教师指导计划
各指导教师根据专业《方案》制定指导计划,做出具体的工作安排,包括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并对其进行审核,确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团队或分散),确定学生提交的材料及上交材料的时间,并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确定指导、联系学生的具体方式及时间要求等。
4.社会实践学期学生按照制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到相应的岗进行实践。实践期间指导教师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上交流等方式定期(每周1-2次)对学生进行远程指导或对就近的学生进行实地指导(每周1次),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检查督促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解决学生实践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并填写《专业社会实践指导记录》。
5.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熟悉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逐日记录实践内容和收获(写实践日记),提交完整的实习报告。采取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还需提交实习单位的鉴定意见,无实习单位的由个人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6.学院根据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实践日记和实践报告的撰写情况、实践活动的评价和答辩情况做出总评成绩,由学校存入学生档案。
7.专业社会实践学期结束后,学院要做好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工作总结,在第三学期初交到教务处存档。
2.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一、专业社会实践的内涵、形式及要求
(一)专业社会实践的内涵专业社会实践是指学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规定的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内,根据专业实践教学任务,以社会调研、岗位技能培训、自主创业、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行业、产业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我校的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共分为两个学期进行,其教学内容依次为社会认识与专业见习、行业认识与岗位实践。
专业社会实践学期是我校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学校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遵循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实践的原则,即可增强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又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它是培养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训练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目标。
(二)专业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及要求
1.专业社会实践的内容
大一学生社会实践内容是社会认识与专业见习,主要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认识行业,了解行业,接触生活、体验生活等活动为主。通过接触社会等形式,锻炼自己与人沟通、交往及自我管理等能力,丰富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大二学生社会实践内容是行业认识与岗位实践,主要以熟悉行业、熟悉产业,熟悉职业岗位群对职业技能的要求等活动为主。通过顶岗实习等形式,锻炼自己基本职业岗位技能,丰富和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职业素质;
2.专业社会实践的形式
学生根据社会实践的内容,实践活动可选用不同的方式开展,包括社会调研、顶岗实习、参加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勤工俭学、家庭角色体验、参加社会各类公益活动等。
3.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学生社会实践可以按小组团队形式和个人形式开展,应以团队集中活动为主,个人分散活动为辅。团队形式是集中某一区域内学生,成立社会实践小组,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小组由指导教师本着学生自愿原则组织建立。
(三)专业社会实践的要求
1.加强专业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是确保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的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障。专业社会实践属于教学范畴,因此各学院是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管理的主体,全面负责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安排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二学期、第五学期,为必修课,学生完成各学期的专业社会实践并经考核合格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2.各学院要强化专业社会实践学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切实做好专业社会实践学期的各项工作。
二、专业社会实践的组织与管理
1.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专家委员会作为专业社会实践工作领导机构,主要确定审核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工作制度、实施方案和决定重大事情。2.教务处负责起草学校专业社会实践工作的各项制度,制订学校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工作实施方案,负责对各学院专业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管理和考核。
3.各学院是各专业社会实践工作的具体管理组织。学院院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制订本学院专业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和大纲等教学文件、指导教师安排与培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实践教学情况的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奖励等各项工作。
4.各专业应选择责任心强、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对现场比较熟悉、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和企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5.在实习过程中,学院要组织力量按实践活动中学生比较集中的地点和单位进行检查和监督,向实践单位了解学生的情况,听取实践单位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检查记录。学校将组织力量进行不定期抽查,如发现有社会实践信息严重失真、学生失去联系、学生无故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按教学事故进行严肃处理。
三、考核办法
(一)考核程序与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由指导教师负责。首先由指导教师审核学生提交的各种材料,对其进行初步评定;然后由学院安排包括指导教师本人在内的2名以上教师主持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汇报答辩会;最后由指导教师在第三学期第4周前完成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评定。
(二)考核依据
1.实践计划。于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开始前一周内提交。
2.实践报告(根据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实习报告、学习心得、创业心得、家庭体验心得及其他各种总结性报告)。
3.实践日记。
4.实习鉴定。社会实践采取顶岗实习方式的需提交实习单位鉴定意见,无实习单位的学生需做自我鉴定。
5.实践活动相关佐证材料(有关方面社会评价、照片、结业证书等)。
(三)成绩评定
1.专业社会实践考核分五部分:实践计划占10%;实践报告占40%;实践日记占20%;指导教师综合考核占20%;汇报答辩占10%。
2.考核方式为等级制,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90分以上):提交的各种材料齐全;严格履行经指导教师审定的实践计划;实践报告突出主题,突出实践感悟,字数3000字以上,实践日记撰写认真,内容翔实;实习单位及有关单位(或个人)评价优秀;在实践活动中严格遵守学校有关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汇报答辩,成绩优秀;
良好(80—89分):提交的各种材料齐全;严格履行经指导教师审定的实践计划;实践报告主题较突出,字数2500字以上,实践日记撰写认真;实习单位及有关单位(或个人)评价良好;在实践活动中严格遵守学校有关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汇报答辩,成绩良好;
中等(70—79分):提交的各种材料较齐全;能履行经指导教师审定的实践计划;实践报告主题较突出,字数2000字以上,实践日记撰写较认真;实习单位及有关单位(或个人)评价一般;在实践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汇报答辩,成绩一般;
及格(60—69分):能提交实践报告、实习日记等主要材料;基本履行经指导教师审定的实践计划;实践报告字数1500字以上;实习单位及有关单位(或个人)评价及格;在实践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汇报答辩,成绩一般;
不及格(60分以下):不履行经指导教师审定的实践计划;不提交实践报告、实习日记等主要材料;实践活动中出现重大违法违纪现象;经汇报答辩发现有严重弄虚作假现象;无故不参加会实践活动汇报答辩。
四、专业社会实践经费保障
1.学校按照一定标准(4元/生)建立专业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此款不得挪作他用,必须应专款专用。2.各学院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学院专业社会实践经费使用及管理实施细则》,并于专业社会实践前两周制定“学院专业社会实践经费使用预算”,列出具体开支项目(主要包括实践指导费、实践检查指导差旅费、奖励经费等)和具体金额报教务处,经教务处、财务处审核和学校领导审批后方可执行。
3.学校对学院专业社会实践效果进行绩效评价,对不扎实推进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不按实践计划执行实践任务、不收缴归档实践资料的学院,学校将扣发实践经费并削减下一年的实习经费。
4.学校将根据有关财务规定及经费状况,适时调整当年专业社会实践经费的支付标准。
五、专业社会实践程序
1.宣传动员学院于12月初就学生社会实践学期目的、意义等向全体教师进行宣传动员,对教师提出总体要求。同时召开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并确认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于专业社会实践前两周内对学生宣传动员,包括社会实践目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考核依据标准及实习要求(如安全意识、守法意识)等。
2.制定各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工作实施方案
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具有指导性,起到实习大纲或实践指导书的作用。同时《方案》要合理确定指导教师,并保持其所指导学生的稳定性。
3.制定专业社会实践教师指导计划
各指导教师根据专业《方案》制定指导计划,做出具体的工作安排,包括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并对其进行审核,确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团队或分散),确定学生提交的材料及上交材料的时间,并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确定指导、联系学生的具体方式及时间要求等。
4.社会实践学期学生按照制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到相应的岗进行实践。实践期间指导教师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上交流等方式定期(每周1-2次)对学生进行远程指导或对就近的学生进行实地指导(每周1次),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检查督促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解决学生实践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并填写《专业社会实践指导记录》。
5.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熟悉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逐日记录实践内容和收获(写实践日记),提交完整的实习报告。采取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还需提交实习单位的鉴定意见,无实习单位的由个人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6.学院根据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实践日记和实践报告的撰写情况、实践活动的评价和答辩情况做出总评成绩,由学校存入学生档案。
7.专业社会实践学期结束后,学院要做好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工作总结,在第三学期初交到教务处存档。
六、附则
1.本办法自正式颁布之日起试行,以往有关专业社会实践学期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一律以本规定为准。2.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相关文章
- 2024-11-05搭桥筑台寻机遇 访企拓岗促就业|申长崴率队赴合肥开展校政企交流活动
- 2024-11-05热爱生命 练“救”本领|秋季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圆满结束
- 2024-11-04我校参加2024年大学生国际汽车文化节暨走访苏州伊徕尔特机械有限公司
- 2024-11-04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盖元臣带队走访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三家企业
- 2024-11-04我校成功举办第六届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